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,初唐时期的几位皇后都各具特色,且多有非凡的政治才能。比如长孙皇后、武皇后,当然还有今天要讲的窦皇后,这几位皇后无一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性人物,堪称女中豪杰。
窦皇后是唐高祖李渊的结发妻子,也是李渊唯一的皇后。她的出身非凡,是代北鲜卑贵族,父亲是北周定州总管、神武郡公窦毅,母亲则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女儿襄阳长公主,同时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。她的外祖父宇文泰,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,后来宇文邕建立了北周。窦皇后的出生背景决定了她从小就处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中,承载着皇族的血脉和荣耀。这样的贵族身份,使得她在成长过程中,不仅接触到了深厚的文化熏陶,还锻炼了她的政治眼光与决策能力。
由于她高贵的出身,窦皇后拥有了普通女子难以企及的深远眼光,她不仅仅满足于在丈夫身后当一个贤内助,更多的是能为丈夫李渊提供实际而有效的建议,助力他的事业。她的一项著名建议,就是促使李渊向隋炀帝杨广献马。隋炀帝爱马如命,而李渊曾手中拥有一些上等的马匹。最初,他并没有听从窦皇后的建议,将这些马匹献给杨广,但这一举动却引发了隋炀帝的不满,李渊因此被贬谪。后来,李渊听从了窦皇后的建议,积极向隋炀帝献马,渐渐获得了杨广的喜爱,也消除了隋炀帝对他的疑虑。
展开剩余69%可惜的是,窦皇后于隋炀帝大业九年(公元613年)便早早去世,未能亲眼见证李渊建立唐朝,成为真正的唐朝皇后。如果她没有这么早去世,李世民是否还敢在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,弑兄杀弟,或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窦皇后一生育有四子一女,其中她最宠爱的是第二子李世民,认为他最像自己。反而对四子李元吉颇为不满,甚至一度有弃养之意。历史后来的发展证明,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结成了联盟,频频与李世民作对。而窦皇后作为北周的皇族,对隋朝始终有强烈的反感,因此她内心一直怀有反隋的情感。
当李渊起兵反隋时,窦皇后大力支持自己最钟爱的二子李世民。假设她没有早早去世,而是活到了唐朝建立,她无疑会站在李世民一方,力荐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。如果李渊坚持立李建成为太子,窦皇后极有可能劝谏李渊废除李建成,立李世民为太子。
如果李世民顺利成为太子,那么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就未必会发生。李世民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固然强烈,但在窦皇后的支持下,李建成也许不敢与李世民为敌,从而避免了宫廷的内斗。然而,如果李渊坚持立李建成为太子,李世民或许依然会果断发动政变。毕竟,李世民早已深知母亲对他的宠爱,且他本身也具备雄才大略和强大的军事实力,无论母亲的支持与否,李世民都不会轻易放弃争夺帝位的机会。
事实上,李世民之所以急于发动玄武门之变,正是因为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已经愈加尖锐,李世民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,因而做出了先发制人的决定。而如果窦皇后活着,并给予李世民强有力的支持,那么李建成也许不会那样与李世民为敌,秦王党与太子党之间的对立也不会如此激烈。如此一来,李世民或许不再急于进行政变。
如果窦皇后还健在,她或许会竭尽全力推动李世民继位为太子。如果失败,窦皇后很可能会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或者在变局中保持观望态度。尽管窦皇后对李元吉和李建成的感情复杂,但毕竟是她亲生的孩子,若她能保住他们的性命,她也会竭力去阻止李世民的残酷行为。但若最终李世民成功发动政变,她也不会与李世民为敌,而是像李渊一样,选择接受这个结果,见证自己的儿子坐上了帝位。
总的来说,李世民如果能得到窦皇后的支持,历史的进程或许会有所不同。即使窦皇后站在太子李建成一方,李世民依然有足够的决心和力量,发动政变并掌握皇权,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野心,也是他身后那些支持者们的期望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专业炒股配资咨询-配资炒股开户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